新闻资讯

在创新实践中绽放精彩
2024-03-28 新闻资讯

  金徽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崔家增为成员讲解创新思路,激发成员不停地改进革新力量。龚晨尧 摄

  内蒙古包头供电局昆区分局金徽创新工作室始创于2011年,拥有骨干成员34人,经营事物的规模涵盖分局的生产、营销等各项重点工作。该工作室各类创新成果40余项,其中获得国家实用级发明专利7项,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2项,自治区级创新成果10项。该工作室先后被集团公司评为“工人先锋号”“三星级创新工作室”等称号,2021年1月,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第三批“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荣誉称号。

  1月21日,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内蒙古包头供电局昆区分局金徽创新工作室“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荣誉称号,全内蒙古自治区仅有11家创新工作室荣获过此项殊荣。

  金徽创新工作室始创于2011年,前身为王天苍创新工作室,201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命名为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,后更名为金徽创新工作室。

  该工作室是以“自治区劳模”崔家增为领军人物,以“包头市劳模”安平、“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刘智为引领,依托“职工技能实训基地”,围绕电力生产、营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,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、技术创新活动的劳模创新团队。

  多年来,该工作室充分的发挥劳模身上强大的创新感召力、凝聚力,带领不同专业领域的职工加入创新活动,为创新工作厚植沃土。该工作室的各类创新成果在生产实际中均得到普遍推广应用,为企业创造直接及间接经济效益1600万元,为企业安全稳定生产、效益目标和技术进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  一线是根基,技术是抓手,这是金徽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心得体会。十年来,该小组成员立足工作实际,扎根一线,为解决安全生产难题,提高电力优质服务的品质和水平,改进营销服务流程,开展了一系列攻坚工作,激发出无限创造活力。

  在众多成果中,“0.4千伏区箱变多回接地线”成果是该工作室的得意之作,也是基于实际在做的工作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开展的技术创新。0.4千伏区箱变接地线厘米夹口,而区箱变低压开关出线厘米,线厘米,接地线存在无法在该处使用的困难。对此,该工作室成员将此列入课题进行研究,经过多次尝试后,他们采用了手捏弹簧夹式设计,让接地夹直接夹在出线端电缆压接鼻子或压接螺栓上,并在原先一组地线封一个回路的设计理念基础上进行拓展。由于区箱变间隔较多且每个间隔内需要5至6个回路,成员们设计出一组接地线个回路的方案,在最大限度地考虑开关与接地距离较近的基础上,缩短了分支接地线和主接地线长度,解决了区箱变低压出线侧无法挂接地线的困难,此项成果也因此荣获了2018年自治区电力行业职工技术成果优秀奖。

  以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,是该工作室成员开展创新工作的不竭动力。该工作室所在的昆区分局,承担着近25万客户的电费收取、抢修等工作,工作量大、服务需求高。但是随着电能表的更新换代,预付费电卡表欠费、代收电费机构收费售电错误等衍生问题却时而出现,加之办理此类业务又颇费时间,极易降低客户的满意度。面对上面讲述的情况,该工作室成员试图从原MIS系统的数据库软件运行模式进行交叉对比分析、数据整合、程序优化入手,集中解决客户用电存在的难点问题。经过不懈努力,该工作室成员最终开发出“缩短营业厅复杂业务办理时间”的便捷查询系统。经使用,该分局客户对业务办理速度的满意率提升至97.20%,客户综合满意率提升至98.15%,不仅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,还为客户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供电服务。该成果也因此荣获了2016年度自治区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。

  类似紧跟电力客户要的成果还有很多。在过去的十年里,该工作室成员着力在简化办电手续、降低投诉率、提高供电可靠性等方面下功夫,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在2016年大面积进行营销老旧计量改造工程中,该工作室创新开发了“有线载波智能费控电表系统”,该成果不仅解决了当时分局70234户改造户的抄表率不足、居民缴纳电费不成功的棘手问题,还为居民用电节省了报修时间。